奢侈品牌零售新業態,人均美術館時代正在崛起?
無論你期待與否,如今在稍具格調的商場里逛街時,總可以輕易看到商業零售店鋪中藝術品的身影。或許是店內一隅掛著的藝術家原作,或許是聯名定制的產品,又或許是邀請藝術家打造的整體視覺……對于很多獨具一格的品牌店鋪,已經不滿足于將產品本身做到極致,而是似乎逐漸進入人均美術館的時代。

2月14日,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在上海興業太古匯正式亮相
難以察覺,但隨處都是藝術
在當下商業品牌升級的浪潮中,那些源于生活的藝術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藝術、生活與商業,通過跨界合作往往能夠激發出彼此呼應的意外效果,并互相成為另外兩者的粘合劑,讓那條隱藏的界限變得越發模糊。就在剛剛于上海興業太古匯啟幕的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我們甚至很難第一眼就發現藝術品的存在。
概念店的空間被展墻劃分為數個空間,這些空間通過類似中國園林的門窗和鏡面彼此聯通掩映。無論是店內陳列的服裝款式,還是移步換景的空間設計本身,都充滿東方文化的意趣。在概念店的第一個藝術項目“霽·春”中,陳維與周軼倫兩位年輕藝術家以“霽”和“春”為創作靈感,融合了空間設計和服裝品牌的特性。

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藝術品并非以突兀的方式呈現,很難一眼發現
在上海灘Shanghai Tang高定服裝的人臺模特之下,是周軼倫以假山石為原型設計的基座,石頭上的聚氨酯涂料一改他往日高對比度的用色,呈現出如同雪霽后的顏色。而店內服裝一旁用于陳列皮包、餐具的置物架,以及角落和更衣間內的椅凳,同樣來自周軼倫的創作。對周軼倫而言,他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家具的功能性,也不介意讓藝術作品上生長商品。
而在擅長使用影像裝置進行創作的陳維那里,則在蘇州與杭州的傳統園林中尋找靈感,將目光投向上海灘Shanghai Tang服裝面料的中式紋樣。事實,上海灘Shanghai Tang主打的新中式風格,也吸納了花格窗等經典中式符號,并將其運用于時尚服裝之中。陳維用攝影的方法,拍攝下這些服飾中使用的紋樣,再通過設計將層疊的光影色彩附印于透明的亞克力材料上。
無論是周軼倫用高密度泡沫與聚氨酯涂料仿造的雪霽后的山石,還是陳維將傳統審美的圖像與工業化材料進行的并置和對比,似乎都已經將傳統與當代、經典與時尚融為一體。

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霽·春”展覽現場
在商業空間做展覽,如何藝術有機融合?
在零售商業空間里做展覽,如果只是把作品擺進去肯定是不成立的。“現在很多藝術名義的零售店鋪,只是租借或者邀請藝術家把作品放進店鋪。在同一個空間內,藝術品和商品本質上依然是分裂的,兩類觀眾均容易把不熟悉領域的作品作為陪襯,那么藝術店鋪作為一個整體的空間就未必和諧,只剩下官能刺激來吸引眼球。我們看這幾年有一些店鋪偏愛擺放大型動物就是這個邏輯,有一點像美術館搞網紅展,忽略或隱蔽了背后的文化邏輯。”在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內,UCCA副館長、UCCA集團藝術總監尤洋說道。

UCCA副館長、UCCA集團藝術總監尤洋在展覽現場
而這次展覽的地點既不同于傳統商業零售空間,又不像專業的藝術展覽空間,在滿足零售功能的同時,概念店如何將時尚與藝術有機融合?或者說如何讓二者在同一時空維度同長共生并達成平衡?
上海灘Shanghai Tang與UCCA集團旗下UCCA Lab攜手,邀請中國青年當代藝術家展開創作,根據不同主題實現長期藝術項目。尤洋談道,因為首個藝術項目發生于冬春交替之際,便選擇了以中國繪畫史中百盛不衰的經典題材“雪霽”與“早春”,邀請藝術家陳維與周軼倫以此為創作靈感,透過現代工業手法,幻化雪、山、石、林、枝等自然元素,聯通概念店內多個空間,邀請觀者步入仿若雪后初霽的園林景觀。

藝術家周軼倫在展覽現場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藝術不是時尚和商業的點綴,而是通過當代藝術作品與奢侈品牌的碰撞,互相激發出彼此隱藏的活力。而接下來的時間里,上海灘Shanghai Tang將繼續與UCCA Lab共同邀約藝術家創作,推出不同主題的藝術項目。
事實上,這并非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次與當代藝術家進行合作。早在品牌2005年春夏時裝系列中,上海灘Shanghai Tang便委任了幾位知名中國藝術家擔當設計,后再邀請來自中國著名藝術學院的學生,以系列中的特色布料來創作藝術作品。
而在上海灘Shanghai Tang在25周年之際,攜手藝術家徐冰帶來了特別版作品《上海灘 – 中式原創》,以他的新英文書法,將“Shanghai Tang Created By Chinese”化成六個方塊書法大字。2020年疫情期間,上海灘Shanghai Tang也曾支持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園音”線上音樂會:良樂,節目主持人身著上海灘Shanghai Tang與徐冰的聯名系列。

藝術家陳維在園林中尋找作品靈感

陳維從上海灘Shanghai Tang服裝面料中提取的紋樣
商業品牌升級浪潮中的藝術力
如果將時間再向前追溯,“香港最后的貴族”鄧永鏘在1990年代便創辦了亞洲頂級私人俱樂部中國會China Club,作為最早一批中國當代藝術的挖掘者與支持者,向世界展示中國當代藝術與藝術家的蓬勃生命力與豐富創造力。
1994年,他在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開設了首家上海灘Shanghai Tang門店,在這個充滿歷史痕跡的建筑物中,親手打造了一個延續1930年代上海氣韻的空間。通過融貫中西的獨特視野,鄧永鏘將其打造成為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東方美學典范,這一氣韻始終貫穿于延續至今上海灘Shanghai Tang品牌之中。


上海灘Shanghai Tang首家概念店,“霽·春”展覽現場
盡管世殊事異,但是在今天商業品牌升級浪潮中,藝術和東方美學的力量再次得以涌現。在時裝店、美妝店、奢侈品店,甚至最為日常的餐飲店,都不難看到藝術品的身影……商業零售店鋪開始進入人均美術館時代。時隔多年,上海灘Shanghai Tang品牌一以貫之的藝術精神,似乎也重新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