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漢密爾頓 超越波普藝術的波普藝術之父

1990年自畫像,收藏于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Generalitat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人們每每說到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就會提起這位波普藝術之父著名的《是什么是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不過,八十多歲時,漢密爾頓曾把這件令他有點厭煩了的作品稱為“小小的印鈔機”。除了這件作品,漢密爾頓的名氣似乎不如沃霍爾、里奇騰斯坦甚至勞申伯格。筆者以為,這種名氣的差異與藝術成就絕無關系,也許倒是因為漢密爾頓藝術創作的豐富性,使人們不容易找到一個固定的符號來概括他。

.1992年重制的《是什么使昨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泰特美術館藏品 ?Richard Hamilto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波普之父
許多人喜歡將看到的事物簡單歸類加強記憶,久而久之用于加強記憶的元素竟變成了事物本身。因此安迪?沃霍爾等于湯罐子,杜尚等于小便池。許多當代藝術家,來自不同國家的當代藝術家,利用此種趨勢心安理得地不斷重復同一個單一元素以加強自己在觀眾腦海中的印象。當然,筆者絕不想簡單粗暴地將這類藝術家統一評價為“過于功利”,畢竟,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事物是有失公允的。
提到理查德?漢密爾頓,人們馬上想起他最著名的作品,1956年創作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這件拼貼作品的大部分元素來自各種美國雜志,其中堆砌了吸塵器、沙發、林肯像、火腿罐頭等代表五十年代時髦家庭生活的元素,沙發上坐著一位頭戴燈罩的裸女,豐滿的雙乳、明顯的乳暈和纖細的腰肢這幾個元素被夸張強調。畫面中心是一位裸體的男性,身材健壯,肌肉線條明顯,表情嚴肅,據考證這一形象原材料來自1954年獲“洛杉磯先生”稱號的Irvin Koszewski。這一系列象征陽剛的元素組成的男性形象,手中卻拿著一只碩大的棒棒糖遮住私處,上書碩大的“POP”,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詞末尾三個字母。這件作品開創了當代藝術史上可能是最為大眾熟知的流派“波普藝術”之先河,漢密爾頓也因此被認為稱為“波普藝術之父”。
然而,若僅僅將他等同于波普藝術,卻十分偏頗。2014年2月,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行漢密爾頓大型回顧展,集合這位藝術家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為展覽做的設計到2011年他過世之前的繪畫作品,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們為他拍攝的寶麗來照片,力圖全面展示其創作生涯。展覽策展人,泰特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策展人Mark Godfrey評價說:“漢密爾頓以波普藝術創始人之一廣為人知,本次展覽將進一步挖掘他作品的其他許多面貌。……漢密爾頓的作品擁有驚人的廣度和精度,我相信大家同樣能發現其作品中性感的元素——從《她的一切是一種奢華的場面(Hers is a lush situation)》中古典繪畫風格的曲線到《烤箱(Toasters)》中閃亮的金屬結構。”

1965年漢密爾頓就以瑪麗蓮?夢露為元素進行拼貼創作,收藏于Ludwig, Ludwig Forum für Internationale Kunst, Aachen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藝術青年的成長
1922年2月24日,漢密爾頓出生于倫敦西部,家庭中完全沒有任何藝術背景。漢密爾頓覺得自己好像被“安排錯了”一般,從10歲就決定將繪畫作為自己的主要興趣。他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繪畫班的老師,小小年紀就被破格錄取,一連幾年跟著這位老師畫畫。14歲時,一位皇家院士看到他參加兒童繪畫比賽的作品,把他推薦給皇家藝術學院。兩年后,他進入皇家藝術學院,正式開始藝術生涯。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皇家藝術學院被Alfred Munnings爵士接手管理,漢密爾頓把他稱為“瘋子”:“他喜歡穿著馬褲,拿一根鞭子在學校里走來走去,很可怕。”因為漢密爾頓對塞尚、畢加索等在Alfred Munnings爵士看來“沒一個老實的”法國人大加贊賞,他被學校開除了,之后轉到斯萊德藝術學院學習,畢業后在紐塔斯爾大學教書,認識了自己的學生,后來成為他妻子的Rita Donagh。
1956年,漢密爾頓創作了著名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首次出現“波普”一詞,并在第二年給朋友的信件中對波普藝術做出解讀——“流行的(為大眾設計),瞬時的(短期解決方案),易耗的(容易被忘記),低成本,批量生產,年輕的(以年輕人為目標),頑皮的,性感的,手法巧妙的,引人入勝的,大生意”。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漢密爾頓開始與著名藝術品經紀人Robert Fraser合作,在他的畫廊中展覽,并在他的引薦下認識了披頭士,為披頭士設計了著名的白色唱片封面。Robert Fraser和滾石樂隊十分熟稔,一次在著名搖滾樂手基斯?理查茲家里聚會時,被警方以攜帶毒品罪拘留并關押半年。出獄后,Robert Fraser的毒癮愈發嚴重,最終難以專注經營,畫廊于1969年倒閉。盡管只合作了三個展覽,漢密爾頓對和Robert Fraser的合作評價很高,甚至在1968年根據毒品事件創作了取材于媒體報道的拼貼作品,加入自己的“動蕩的倫敦(Swingeing London)”系列。

1965年作品《靜物》,收藏于Museum Ludwig, Cologne / Donation Ludwig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與時俱進的杜尚追隨者
作為后現代主義藝術重要開創者馬塞爾?杜尚的追隨者,漢密爾頓從未將自己局限在波普藝術。他的好友Edvavd Thovden曾說過:“事實上,1965年之后,漢密爾頓很少創作波普繪畫。作為社會主義者,他更關心在創作中評論政治事件。”“動蕩的倫敦”系列正印證了這一點。八十年代初,他創作了“公民”系列,表現愛爾蘭共和軍絕食的場景。2007年,他更是創作了著名的《震驚并敬畏(Shock and Awe)》,將英國首相布萊爾塑造成表情猙獰的牛仔形象,諷刺英國對美國的亦步亦趨。
作為后現代主義藝術重要開創者馬塞爾?杜尚的追隨者,漢密爾頓從未將自己局限在波普藝術。他的好友Edvavd Thovden曾說過:“事實上,1965年之后,漢密爾頓很少創作波普繪畫。作為社會主義者,他更關心在創作中評論政治事件。”“動蕩的倫敦”系列正印證了這一點。八十年代初,他創作了“公民”系列,表現愛爾蘭共和軍絕食的場景。2007年,他更是創作了著名的《震驚并敬畏(Shock and Awe)》,將英國首相布萊爾塑造成表情猙獰的牛仔形象,諷刺英國對美國的亦步亦趨。
除了純藝術作品,漢密爾頓在設計等方面成就頗高。除了披頭士專輯封面外,他為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繪制的插圖令人印象深刻。他甚至曾經設計桌子,為了突出其藝術性而在展覽時加上一只煙灰缸,變成《有煙灰缸的桌子》。“我總是說,我就做我喜歡的東西。人們好像并不明白,一個藝術家有權做他想做的東西,而且我一直都很享受這些可能性。”
漢密爾頓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創作,1983年,他受瑞典廠商邀請設計小型計算機后,創作了線條簡潔、穩重的《Diab DS-101》。八十多歲時,他還每天工作后上網,并學會用電腦創作。“對于我來說,作為造型藝術家一個很不利的條件就是,因為我使用的拼貼素材大多來自雜志,所以一切都被限制在一個較小的尺寸內。……但是,現在有了電腦,畫面掃描進電腦以后,你可以任意決定每一個元素的尺寸。電腦上簡直可以做任何事:改變尺寸、顏色、翻轉、切割、粘貼。”當被問到新媒介對藝術創作這一行為的沖擊時,他評價說:“以哪種手段創造圖片并不重要,你最后做出什么來才是關鍵點。怎么做出來是帶有偶然性的,最終結果要是不能被人記住的話,誰管這個?”

“動蕩的倫敦”系列作品,收藏于泰特美術館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英國時間2011年9月14日凌晨,漢密爾頓與世長辭,享年89歲。代理其作品的高古軒畫廊在聲明中表示:“漢密爾頓智力過人,富于創新精神。作為一位先鋒藝術家,他有無與倫比的技巧、創造力和持久的權威性。漢密爾頓一直對當代社會的真實性感到著迷——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道德層面,這讓他成為一直走在現代藝術。他對隨后藝術家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除了藝術成就外,許多人并不知道,漢密爾頓同時是一位十分隨和的人。2010年,英國《衛報》記者Rachel Cook在他蛇形畫廊展覽前的采訪中,問到其新作中,為什么將地圖上的“伊朗(Israel)”一詞統一拼成“Isreal”。她本以為這是藝術家有意為之,發問之后才發現,這竟是漢密爾頓之前并未發覺的拼寫錯誤。“我的天哪,我竟然在這位88歲波普藝術之父為大型新個展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向他指出印刷作品(這是一件噴墨印像作品)中的錯誤。為什么?為什么我要這么干?而且我可怎么恢復我們的對話?然而,琢磨了一會兒后,漢密爾頓開始笑起來。‘嗯,好吧!’他說,‘肯定能找到方法解決。不用擔心。’”
然而,這位謙和的藝術家對于藝術界中他不認可的現象十分直言不諱。他曾評價說倫敦的當代藝術根本沒發明什么脫離了杜尚系統的東西:“我覺得倫敦的大多數藝術活動都有點過時,都是以前做過的東西。你想一想杜尚1912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做過的東西,就知道現在英國年輕一代藝術家大多數‘新’想法都只是讓人難堪地在重復那些我非常熟悉的,影響了我半輩子的東西。”他直言不喜歡崔西?艾敏和Sarah Lucas,也對達明?赫斯特后期的發展十分不滿,但十分滿意加里?希爾(Gary Hill)。這種十分容易被不懷好意者解讀為性別歧視的言論(崔西?艾敏!Sarah Lucas!),也許正是老藝術家“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說出來的。

1957年的《像Chrysler Corp致敬》收藏于泰特美術館 ?The estate of Richard Hamilton
(圖/泰特現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