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培拉的疊加過程是怎樣的?來看看央美國際學院這個展覽
3月8日下午4點,“過程的疊加——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坦培拉技法與創作學術交流展暨課程成果匯報展”在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藝術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基礎美育研究中心與北京藝唯眾文化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匯聚了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坦培拉技法與創作高級研修班師生,以及特別邀請的坦培拉領域優秀藝術家,共計36位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成果。展現了坦培拉這一古老技法在當代藝術語境下的獨特魅力與創新潛力。




展覽現場
展覽主題與策展理念
展覽以“過程的疊加”為主題,旨在探討坦培拉技法的核心,即通過層層疊加,罩染與提?,在打破與重建中找到畫面的平衡,這種不斷打破又重建的過程性,與當代藝術精神不謀而合。而坦培拉技法的緩慢與漸進性又促使創作者沉靜下來,耐心等待,專注于創作的過程。聯合策展人李強在致辭中強調:“‘過程的疊加’既是對坦培拉技法特點的形象描述,也是對學員們藝術創作歷程的生動寫照。這不僅是一種藝術實踐,也是一種心性的修養。”

特邀藝術家胡丹作品

特邀藝術家邱錫鵬作品
展現技法魅力,匯聚多元創作
本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坦培拉?”通過展示坦培拉技法的歷史發展、繪畫流程以及所需工具的科普內容,幫助觀眾深入了解這一古老技法的獨特魅力。同時,展出的研修班學員對古典坦培拉繪畫的臨摹作品,既是對傳統的致敬,也為當代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二部分“創作實踐”,匯集了36位藝術創作者的坦培拉原創作品。藝術創作者們以傳統坦培拉為媒介,結合自身的藝術思考與情感表達,展現了這一古老技法在當代語境下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們的作品風格各異,有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日常景象和人物,也有通過抽象語言探索媒介的實驗性。情景與語境各有特色,但都在用坦培拉這一古老技法表達對當下社會的思考、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以及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優秀學員大毛作品

優秀學員芬可欣作品

優秀學員曲木子+魏麗菲臨摹作品
坦培拉技法:傳統與創新的橋梁
在人工智能重塑藝術生產關系的今天,傳統繪畫技法的價值正在被重新審視。坦培拉技法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繪畫形式,不僅是歐洲繪畫藝術史上的源頭之一,更是構成了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推出的“開物系列:坦培拉技法與創作高級研修課程”,以及由此延伸的本次展覽,正是以這種方式回應時代對傳統與創新的呼喚。亦如本次展覽的重要推動者、中央美院國際學院坦培拉技法與創作高級研修課程主講教授李佳所言,坦培拉藝術不僅是一種技法,更是一種對自我與世界的深刻探索。




展覽開幕現場
學術與社會美育的雙重使命
作為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坦培拉技法與創作高級研修課程的教學成果展示,本次展覽不僅是一場學術性的展覽,更是一次面向公眾的社會美育活動。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基礎美育中心主任祝思遠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打破人們對傳統技法的認知壁壘,讓更多觀眾了解并喜愛這一古老藝術形式。通過這次展覽,學院希望進一步推動坦培拉技法與媒材的傳承與發展,拓寬當代藝術創作的視野與空間,豐富藝術創作語言。一方面推進學科建設,同時也為社會美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嘉賓寄語與未來展望
著名收藏家、畫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顏新元對參展藝術家們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坦培拉技法不僅具有極高的寫實表現力,在抽象藝術領域也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他還鼓勵學員們繼續深入研究,成為中國坦培拉藝術的先驅。特邀藝術家代表、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江嚴冰教授分享了自己與坦培拉藝術的深厚淵源,以及自己十多年來學習與實踐坦培拉技法的經歷與感悟。山東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講師、坦培拉技法與創作高級研修課程優秀學員代表常靖宜表示,坦培拉技法的學習不僅提升了學員們的專業技能,還為大家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她希望學員們能夠繼續保持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在未來的創作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創新。
展覽于2025年3月8日——2025年4月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藝術中心持續展出。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