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從業者打開巴黎的正確方式
巴黎,從時尚到足球到美食到藝術,打開這座城市的方法很多。不作一個游客,用一個從業者的方式走進巴黎,無論只有24小時,還是長久的幾個星期,這里都可以讓你學習、啟發、觸動、實踐的,像那些20世紀初帶著畫箱來到這里的人一樣,被改變也改變藝術的世界。
8 a.m.
游客們開始排著隊進盧浮宮,按照標準路線參觀那幾位著名的太太和女神,你可以坐在這里,望著這座最著名的圣殿,安靜的喝咖啡吃早餐。而今年的夏天,還可以欣賞到法國大紅人大青的JR的作品——《消失的金字塔》,順便思考一下究竟要怎樣顛覆權威的經典。
10 a.m.
穿過著名的布洛涅森林,花幾分鐘想象自己是納達,在100多年前俯瞰巴黎。然后就可以調整呼吸,體會什么叫做豪門美術館。LV委托當代建筑大師Frank Gehry通過他氣球一般的挑戰重力的魔幻建筑,延續品牌與當代藝術的緊密關系。如果不考慮收藏和展覽的水準,這里至少為蓬勃的國內私人美術館奠定了一個標準,詮釋了商業和藝術結合的典范。
12 a.m.
吃個簡單的午餐,喝杯健康的青草汁,Colette太時髦,Ines De La Fressange又太清新,Merci才是最適合藝術從業者的生活綜合店。而且更大的空間更讓很多本土藝術家青睞,直接把展覽或行為放在這里,一邊午餐,一邊買潮流的小物件,一邊看布展是不是也是難得的體驗?
2 p.m.
這里發源了攝影,誕生了討論攝影哲學的重要大師們,自然還有偉大的攝影師和攝影博物館。攝影博物館、布列松紀念館都是沒那么出名又不可錯過的,都藏在樸實的老舊石房子里,窄窄的空間,上下的樓梯,作品精致、策展認真。還有東京宮對面的亞洲美術館也常常在展出亞洲攝影大師的精彩作品。
這里有過挑剔奢華的貴族,自然也就帶來了各種巧手的工匠和藝術家。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En Attendant Les Barbares或者Galeries Alb Antiquites就能大大的滿足那些博物館里只能看不能買的遺憾。
從第一部畫幕上的列車開始,這里就是世界各地電影大師的靈感源泉。海報或者珍貴的影片記錄與道具,也好好被收納在Cine Images和Forum Des Images,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流連在平行的時空中。
巴黎的音樂不會被忘記,關于音樂的建筑更加不會。無論是愛樂音樂廳或者是音樂城,都是建筑的旋律與經典音樂的完美結合。
7 p.m.
達利愛的美麗餐廳、香奈兒愛的美麗餐廳……你一定會和我一樣覺得吃什么不那么重要。腦補那些印象派野獸派的大師們如何從這里喝酒吃飯聊天,不緊不慢地等著火車去南法度假和創作。
9 p.m.
如果不想沿著塞納河散步、期待午夜巴黎的場景發生在自己身上,此時還來得及跳上北向的火車,從和莫奈的畫上還幾乎一樣的Saint-Lazare Paris車站,來到幾乎還和他畫上一樣的Giverny小鎮,等待明早欣賞他的花園和房間。
130年前,有位33歲的年輕人來到巴黎投奔弟弟,學習成為畫廊經濟并不成功;2016年,一位在巴黎住了快30年的華人藝術家,在大皇宮做了令世界矚目的作品。繪畫、裝置、雕塑、攝影……在巴黎,看見的不僅是城市和作品,更是被清晰梳理的歷史與不斷的傳承。倫敦、紐約、東京也有,北京、上海也有,只要打開城市的方法對了,哪里都是一部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