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故事·紅旗剩下的蛋
十二月二十四號圣誕平安夜,崔健闊別北展劇場二十年后又重新登臺,舉辦個人演唱會。新老鐵桿搖滾樂迷歡聚一堂,大部分朋友都是二十年后重新聚首,有的人已經不從事這個行業了,有的已經連聽都不聽了,但是他們對搖滾樂的那份感情依舊,稍有風吹草動就像干柴遇到烈火。崔健登臺第一句話就是,祝大家圣誕快樂,我們是紅旗下的圣誕,紅旗剩下的蛋!
十四年前,當時我對搖滾樂相當發燒,一邊畫著工筆,一邊聽搖滾樂。按理說這兩件事水火不容南轅北轍,古時候的人畫畫寫毛筆字,都要洗手、洗臉、更衣、沐浴、焚香,還得撫琴,寫的是另一種體,畫的是另一種畫。當年我畢業的時候剛剛趕上改革開放,神州大地的窮勁還沒完全過去,我租的房子里邊只有水電,半年或者一年洗一回澡,晚上幾乎天天去當時北京流行的那幾個迪廳,比如王朔馮小剛入股的位于西土城的NASA,還有新街口的JJ,國展邊上的NIGHTMAN,狂蹦至深夜,渾身從頭到腳濕透,晾干回家睡覺,算是洗了回澡。我現在很奇怪:當年愣是沒長虱子。九五年的時候崔健電話找我,讓我幫他的下一個演出做舞臺美術,包括一個天幕,我聽后非常激動,馬上扔下手里畫廊的活,用了兩個月時間,在總政歌舞團的大舞美車間,完成了他以后將近十年海內外演出的舞臺背景。前一陣子為一個帶有回顧文獻性質的展覽翻騰資料,找到了當時拍攝的錄像帶,在沒有任何聲音的基礎上,居然還能感覺到搖滾的氣息。幾個當時幫我干活的中央美院的學生現在不知在何方,已多年不見,他們是史論系的張琳、雕塑系的王芃、版畫系的樸燕,和她北師大數學系的妹妹,還有總政舞美隊的兩個哥們,感謝他們。后來這一天幕還應邀參加了二〇〇四年在羅馬美術館舉辦的世界搖滾樂五十年視覺藝術大展。這幕布是用水墨畫的形式畫出來的,所以也算是中西合璧,推陳出新,或者推新出陳。
二十年前,一九八九年,崔健的一嗓子《一無所有》,中國開始了有自己本土的搖滾樂。后來瀝瀝拉拉出現了唐朝、黑豹、輪回、魔巖三杰、子曰,以至后邊的腦濁、痛苦的信仰、瘦人、舌頭、新褲子、超級市場、夜叉、二手玫瑰、美好藥店、鮑家街四十三號、布衣、扭曲機器、CMCB、后海大鯊魚、果味VC等。代表人物崔健、竇唯、何勇、張楚、鄭鈞、吳桐、秋野、肖容、謝天笑、汪峰、王迪、王磊。其中崔健、何勇、王迪、肖容已經是我多年生活中最好的朋友之一。后來又有了比WOODSTOCK小十倍二十倍的中國搖滾音樂節,比如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大的迷迪音樂節,又有摩登天空、雪山音樂節、鄂爾多斯音樂節、熱波音樂節。迷迪音樂節是首創,同時他們還辦了一所規模不小的同名搖滾樂音樂學校。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的孩子們在這里學習,五環邊上的迷迪音樂學校相當于當年的黃埔軍校,或者是農民運動講習所,或者是延安的魯藝。和搖滾樂相關的寫作者、CD店、搖滾樂書店也有很多,這些幕后推手至今仍活著,他們是顏峻、郝舫、黃燎原、江小魚、周國平等等等等。還有當時鬼火一樣的瞬間即滅的一些和搖滾樂有關的唱片公司、錄音棚和制作人:百花、中國火、魔巖、大陳進、張培仁、郭大煒等等。
搖滾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現在美國,而不是人們印象當中的誕生于英國,一九五一年克利夫蘭電臺唱片節目主持人艾倫·費里德播放了一首歌曲《我們要去搖,我們要去滾》(We’re Gonna Rock, We’re Gonna Roll),創造出了搖滾樂(Rock n’ Roll)這個名詞。搖滾樂誕生的社會基礎是社會出現了大量中產階級,而不是當年中國,全部都還在貧困線上,所以中國搖滾樂對搖滾音樂的理解是逐步完善的。搖滾樂的音樂形式來源于布魯斯,一般選用4/4拍,也有用4/3拍和4/6拍交替出現。早期搖滾樂的偶像,后來被稱為搖滾樂之父的美國人比爾·哈利,其代表作《晝夜搖滾》,后邊有埃爾維斯·普萊斯利,后者使搖滾樂迅速在群眾中傳播普及,他出色地把黑人文化、白人文化結合在一起。一九五八年Beatles樂隊在英國利物浦誕生,主唱約翰·列儂,貝斯兼主唱保羅·麥卡蒂尼,主音吉他喬治·哈里森,鼓手林格·斯塔爾。甲殼蟲樂隊是世界搖滾樂的巔峰,他們的每一首單曲每一個專輯都是搖滾樂的經典。后邊還出現了滾石樂隊、槍花、性手槍,以及鮑勃·迪倫和以杰弗遜飛機為代表的迷幻搖滾樂。
這兩年搖滾樂聽得少了,為搖滾樂多多少少做過兩件事:一件是積德的事兒,一件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兒。積德的事是〇六年,我用在新加坡制作的水墨畫圖案為迷迪音樂節制作了大型的海報、T恤和各種宣傳品,那一屆參加的人數超過十萬。另一件損事是,〇六年為了去上海看滾石樂隊現場演出,放棄了參加在同一天晚上紅門畫廊為我舉辦的水墨畫個展開幕式,為此布朗曾三個月沒理我。在此再一次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