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內循環與外循環的battle已經拉開
跟前幾年積極模仿香港蘇富比、佳士得的國際范兒不同,這一季的北京拍賣可以說是非常“自我”。沒有歐美日韓的流量搶占C位,也沒有旅外華人藝術家強勢壓頂,本土藝術家迎來了一次屬于自己的秋季舞臺。不管是被逼的,還是自主選擇的,這樣的回歸都值得慶賀。它不僅是對時下千變萬化的政經形勢的被迫回應,也是這么些年來,諸位從業者本土耕耘、梳理自我價值的心血和成就。
現當代藝術史體系永遠不可能獨立于市場而存在。市場擇捋出來的體系,很大程度上將影響藝術史的發展形態。這一點我們從西方印象主義,到戰后的波普等流派身上都看的十分清楚。可市場又該聽誰的呢?從一開始被港臺玩家帶著賞玩中國近代美術史,到本土人士主動關注、挖掘、整理和參與;從跟風收割旅外“大師”,到考量作品本身;現代藝術藏家向下延伸買當代,當代藝術買家向上溯源買前輩……越來越多的本地藏家開始從自己民族的審美和歷史進程角度,思考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什么樣的作品值得去收藏。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終于獲得了一雙自己的眼睛,從資本泡沫中殺出來,努力重歸符合經濟學發展原理的軌道上來。


雖然從作品量和成交總價來說,此次嘉德場有明顯收縮,但一個幾乎全部由中國藝術家挑起的日夜場,能分別達到80%和88%的成交率(去年夜場成交率為77.6%),已經相當不易。整體來說,嘉德場雖小而精,展現出一股雅正的平和氣息。作于2000年以前,符合“學院派”審美、比較“顯力”的作品都賣得不錯。這是一場沒有趙無極、常玉的夜場,大軸給了周春芽和靳尚誼兩位不依靠國際市場的藝術家,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出了國內本土趣味的購買力。從最后的結果看,作品是區域的,價格是國際的,周春芽的8625萬元已經和國際一線在世藝術家持平。當然,一次稀有作品的成交結果并不能說明整體市場狀態。要維持價值水平,接下來比拼的是區域藝術家能否保持和國際一線同樣的流通性和抗通脹力。畢竟一線藝術家的價格構成有很大程度依賴于其穩健的金融特性。一般來說,穩健的金融性需要多元化的玩家共同支撐,區域型藝術家能否做到同樣程度的風險分攤,具備同樣的堅韌度還需要觀察。“內循環”VS“外循環”的battle已經拉開。

周春芽 《春天來了》 163×186.5cm 布面 油畫 1984
成交價:8625萬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估價:1500萬-2500萬元,中國嘉德春拍
估價:1500萬-2500萬元,中國嘉德春拍

靳尚誼 《畫家詹建俊》 120×115cm 布面 油畫 1994
成交價:1380萬元
估價:1200萬-1800萬元,2020中國嘉德春拍
再來看看永樂,比起嘉德的“踏實誠懇”,闊別多年的永樂依舊帶著令人熟悉的略顯浮夸的豪華氣概。果不其然夜場就放了衛星:88.7%的成交率,4.05億元的金額。曾梵志《面具 1996 NO.6》在2017保利香港春拍曾以1.05億港元賣出,此次1.4億人民幣落槌、1.61億元成交,從藝術家拍賣紀錄第三成為了第一,亦刷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成交紀錄。圓明園一代藝術家的市場價值經過多年沉淀已有共識:他們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擔當了開疆拓土的重任,也是我國最早通過圖像傳播學技巧、利用重復圖像、鞏固視覺記憶而建立個人品牌的藝術家。巨大的商業成功背后,藝術語言的辨識性逐漸變為樣式的僵化。他們的重要性永遠停留在了1990年代。此次《面具1996 No.6》的成功是對藝術家時代革命性的又一次肯定,同時也是面對藝術家后期大量相似圖像,而不得不一再做出的拔高和區分。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 6》 199×358.6cm 油彩畫布 1996
成交價:1.61億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拍前估價待詢,2020北京永樂夏拍
成交價:1.61億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拍前估價待詢,2020北京永樂夏拍
近代大梁吳冠中《秋瑾故居》,在2011年保利北京秋季以7475萬元成交。這次5000萬起拍,最后以7015萬元成交。在吳冠中排名前十的作品中,它是唯一一張2000年后的晚期作品,可算得上異軍突起、二次創造奇跡了。至于這次沒能賣過之前,只能說2011年的保利實在太過神奇(攤手)。

吳冠中《秋瑾故居》70×140cm 布面油畫 2002
成交價:7015萬元
拍前估價待詢,2020北京永樂夏拍
永樂場上令人小跌眼鏡的還有郝量。自簽約高古軒以來,郝量的一級市場管控不可謂不嚴,基本算得上是“饑餓營銷”;二級表現則集中在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香港。2018年首次亮相蘇富比,價格就曾探至1452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266.14萬元。一個月前,《毒浮屠2》又在香港蘇富比創造了1697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534.54萬元的成交紀錄。這期間鮮有同級別作品在內地上拍。在永樂夜場上,《幽暗》以575萬元草草收場,雖是藝術家國內二級市場的最高價格,但立地打三折,可算是“內循環”對“外循環”的一次不留情面的糾正。

郝量《幽暗》165×95cm 絹本設色 2010
成交價:575萬元
估價:500萬-800萬元,2020北京永樂夏拍
最后,一姐想說,中美對抗正酣,脫鉤分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趨勢愈演愈烈,藝術界很難一直置身事外。中國和歐美文明的角力,很可能成為中國現當代鞏固陣地、重新洗牌的一次歷史契機。建立起自我話語固然重要,可如何融入國際話語、將區域的變成世界的,也值得我們思考。畢竟文化和藝術存在的價值,不就是突破思維邊界,跨越空間高墻么?心有多大,天地才能有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