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片直接观看网址-大逼图-黑人解禁濑亚美莉-久久久AV|www.jwtjt.com

淺聊錄像藝術

文:楊洋 2014年2月25日 專欄 ?楊洋
最近看了一本書[交易的藝術],作者是諾亞 霍洛維茨(Noah Horowitz),諾亞先生是一名藝術史學家及國際藝術品市場方面的專家,曾擔任過世界首個在線藝博會-VIP藝術博覽會的總監,蘇富比藝術學院的老師以及我們馬上要參加的紐約軍械庫博覽會的執行董事。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是[錄像藝術],首先他介紹了一下錄像藝術的發展歷程,然后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錄像藝術是如何被規范化市場化的。錄像藝術是人類發展,科技發展,藝術發展的必然之物,已經成為當代藝術里重要的表現門類,但在它市場化規范化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它畢竟和傳統的藝術媒介有很大的區別。但我相信走在市場前沿的畫廊主們,藏家們等等,都愿意大膽的嘗試,只有過往的很多經驗結合在一起才能總結出最合理的方式方法。目前在國外的錄像藝術市場算是相對比較成熟的,中國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非常好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國內藏家開始關注錄像藝術,國內也開始出現只收藏錄像藝術的收藏家,畫廊和藝術家也做的越來越規范了。

我還是需要大概介紹錄像藝術的幾個發展時期。錄像藝術在國外已經發展60年了,據史料記載5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藝術家利用電視做作品了,1965年便攜式錄像機的發明,才算是錄像藝術的真正開始,1969年錄像藝術首次被售出,標志著錄像藝術開始被市場認可,這對西方錄像藝術來說是非常好的開始,70年代初就有非盈利基金,電視臺和公立資助金來支持早期的錄像藝術,80年代就已經有美術館和畫廊介入錄像藝術的推廣和市場,90年代更不得了,錄像藝術完成了從一門邊緣的藝術學科到日益多元化的當代藝術核心實踐的轉變,開始有“錄像藝術家”這樣的稱謂,開始有只做錄像藝術的畫廊,錄像藝術被美術館認可,并慢慢的在二級市場流通。同期的當代中國藝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90年代中期就開始有錄像藝術的展覽出現了,1996年的[現象與影像]群展算是錄像藝術以及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開始,也是當代中國藝術的里程碑。我之前一直在提“錄像藝術”,剛剛提到“新媒體藝術”,它們兩個一直沒被搞清楚,也很難用一篇文章說清楚,我只想說的是在當代藝術范疇,越往后越是讓你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新媒體藝術”這個領域,作為觀者或藏家,需要多做功課了解目前世界上都有那些新科技,多了解藝術家的想法,他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技術去完成作品,他是想用技術還是想做藝術,藝術家呈現出來的是小點子還是大智慧,作品本身能否打動你或者改變你對事物的認知。新媒體藝術雖然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門類,目前已經在各大美術院校生根發芽,中國美術館每隔一年都會做一個新媒體藝術國際大群展,在國外也有各種新媒體藝術的雙年展,博覽會等等方式在推動新媒體藝術的發展。錄像藝術現在變成了新媒體藝術里的一個重要門類。

我這次還是重點介紹錄像藝術。錄像藝術其中包括行為錄像,實驗錄像,手繪動畫,電腦動畫,錄像繪畫,錄像裝置等等。一開始我分不清實驗電影和錄像藝術的區別,個人覺得其實就是要看創作者的身份是什么,還有他拍出來的片子在什么地方呈現,片子的內容是區分的關鍵,看的懂的是電影,看不懂的是藝術。其實這樣區分也沒有什么意義,重要的是它的受眾群體是那些人,它是被消費的還是被收藏的。實驗電影或實驗短片,包括現在的微電影,它們的客戶群體是基于網絡的消費型人群,錄像藝術的客戶是專業藝術類人士,實驗電影可消費,錄像藝術可銷售。這期間有很多實驗電影的導演試圖進入錄像藝術領域,都不是很成功,因為思維方式不一樣了,也就是初衷不一樣了,導演們想的是觀眾是否喜歡看,藝術家們想的是這樣拍能不能把我的觀點實現,觀眾如果一眼看明白了,我就傻B了。大家多看多了解,其實很容易分辨。錄像藝術都是在屏幕上觀看的動態作品,后來演變出來錄像裝置,也就是錄像與空間的結合,都是錄像藝術。

關于錄像藝術的收藏,我個人建議不要管作品的技術問題,只要看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如果能領會到藝術家所要表達的觀念,并且非常想擁有,那就馬上付款,如果在領會藝術家觀念的同時,這件作品給了你更多的啟發和思考,并不是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那么你也可以開始做錄像藝術家了!另外,收藏錄像藝術的關鍵是作品的保證書,一定要保存好,其他的都可以再復制,因為你花錢買的是這版作品的限量版權。你購買的這個版權可以交易,可以24小時隨時在家里播放,如果要分享給別人,可能要跟藝術家溝通,因為當代藝術家基本都在世。如果對此類問題感興趣的朋友,我也愿意和大家多交流。

熱門關鍵詞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據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展概況,產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