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松 全部共 19 篇
-
朱銘先生說:“人真多啊!”
2023年7月10日 專欄
從紐約回來的朱先生常對朋友說的一句話是:“人真多啊”。
-
即使不關心藝術,也總有讓你牽掛的洗手間
2023年7月6日 專欄
方寸之地,暴露了多少細節
-
洪災之夜,在倉惶中看到光
2021年8月6日 專欄
劉鋼曾送我一個“小太陽”(Little Sun),在鄭州的家人靠它的陪伴度過了因水災斷電的一周。
-
被挑剔、修改近30遍,終于出了這本書
2021年4月6日 專欄
穿插著疫情對印刷的影響,這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徐冰》終于出來了。
-
從今天起,做一個諂媚的人
2020年4月29日 專欄
出了一線城市,你才會意識到“倒時差”有多難。
-
王曉松:歌頌苦難的藝術,每次出現都是此前悲劇的N次方
2020年4月29日 專欄
古往今來對立碑立傳的熱情,不外乎是要在人類有限的記憶里鉚一個永久點位,輔以各種信息關聯不斷地提醒你:記住!記住!這與購物網站根據瀏覽情況不斷更新廣告推送的情況很相似。
-
香港設計往事,一次在太古城的下午茶
2020年4月1日 專欄
好久不見靳埭強先生者,上個月過港,提前找了個理由約老先生在太古城喝下午茶。
-
王曉松 “石屎森林”里的圖像,能否進入歷史的檔案?
2019年7月4日 專欄
香港因擁有大量的摩天大廈及其高度城市化的地域性特點而有“石屎森林”的另類稱號。
-
藝術家讀博,得有多少勇氣和不自信啊!
2019年4月3日 專欄
我覺得不如大膽地向傳統學習,開放納捐一途,正大光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
藝術在殯儀館隔壁
2018年5月14日 專欄
千萬不要告訴我就這么一墻之隔,就水乳交融了。如某著名大學的理論家以學術論文的面貌引經據典生拉硬拽概念包辦,沒點兒非遺、工藝和藝術的基本常識,死的活化、活的死化,實在是有傷風化。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3 一只雞,一頭牛
- 04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5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6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7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新資本論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3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4 一只雞,一頭牛
- 05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6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7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打造藝術的“消費體驗”環境
本周熱門資訊
瀏覽更多- 01 肖江:在山里徒步,在午后出神
- 02 墨齋新展 井上有一與李華生的心畫
- 03 沈遠“垂釣”,一份2019-2022的備忘錄
- 04 14位提名藝術家攜作品亮相第四屆JINGART藝覽北京,展示新銳藝術力量的先鋒實踐
- 05 近二千件佳作重器亮相永樂2025春拍,就連Labubu也來了?!
- 06 藝術家傅天天最新個展“鐵屋子”,一次關于現代人精神狀態的深度凝視
- 07 戴陳連“母親三部曲”系列第二部 演繹《給媽媽的二十首詩》
- 08 畫什么都是一樣的,星空間呈現張暉近作
- 09 郵票中的世界名畫之未寄出的光與信:梵高、莫奈與印象派大師的紙上交響主題展正式啟幕
- 10 技術與生活的關系 | AI生成式技術應用課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