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堅 全部共 22 篇
畢業(yè)于廣東藝術師范學校、廣州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素描教學。現(xiàn)為職業(yè)教師,專事素描教學。業(yè)余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和批評寫作,長期為《Hi藝術》、《東方早報》、《新民周刊》等專業(yè)和大眾媒體供稿,既是廣東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會員,也是熱心的網(wǎng)絡寫手。
-
“食狗”與“抽象”:找哪先生爭?
2015年7月28日 專欄
近暑期,南方廣西玉林比較“熱……鬧”,“熱”是因為“夏至”,“鬧”是因為“食狗”。
-
打造藝術的“消費體驗”環(huán)境
2015年6月1日 專欄
5月14日深圳的中國國際文博會開幕,里頭有藝術部分,第二天,春季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接著開幕,都趁著周末賺人氣。現(xiàn)在這類藝術消費場越來越多,但就像今年的“藝術北京”,不知道為什么,我從遠在南方的外圍感覺到它埋沒在五一假期里了,好像關注度都比不上同期的威尼斯雙年展,媒體報道或網(wǎng)友傳遞的信息并不多。
-
文藝家成為權力的工具才要命
2015年4月8日 專欄
今年兩會期間,文學家馮驥才接受采訪,以《權力介入導致文藝界腐敗》為題,因為很符合形勢,廣被轉載。
-
一場“糾紛”引發(fā)的……
2015年3月9日 專欄
不久前在一個公開學術會議上發(fā)生的一次兩個人間的“批評糾紛”,年前進入公共輿論領域再發(fā)酵,引發(fā)了廣泛的連鎖反應,過了年似乎仍在擴散中,頗有羊年本“和味十足”卻硬是讓一部《狼圖騰》攪得“狼意濃濃”之困惑……
-
老栗“病”了嗎?
2015年2月8日 專欄
我主張并盡量堅持真刀真槍的批評作為,為的是讓批評產生實效,促進被批評的人、事以及人、事聯(lián)動生成的“現(xiàn)狀”有所改變。
-
“基金”怕是“雞金”
2014年12月19日 專欄
近日,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進京貢展”隆重開幕,關于這個展覽,現(xiàn)在我已過了關注的熱情。但由于我留意到“國家藝術基金”公示的獲得“2014年度資助項目”名單中,這些獲獎作品還將由中國美協(xié)負責花費國資“遠赴日本、新西蘭、美國、意大利、白俄羅斯等國巡展”做“國際推廣”,我倒是要借此說說這個國家基金。
-
真有一個“中國視覺”?
2014年11月20日 專欄
近日,在南方周末看到許江先生以發(fā)言代表身份參加“文藝座工作座談會”的訪談。
-
“強吻”B假設
2014年10月29日 專欄
近日,一副教授身份美院教師“強吻”學生,讓所在單位“四美”難得地成為像“廈大”那樣的著名學府,特別是在“緋聞”、“劣跡”的搜索信息里。
-
我為什么有些“歇蔡”
2014年9月23日 專欄
我在Hi藝術寫過兩篇批評蔡國強的專欄,第一篇是《“煙花強”,“意識形態(tài)”弱》,第二篇是《誰的泉州當代藝術館?》,都是針對他讓人聽不順耳的言論、看著礙眼的行為的。
-
泛談誤事
2014年8月12日 專欄
近期天津美院有位李同學鬧“退學”,通過公開的視頻記錄、創(chuàng)作鬧成了大家關注的公共事件。有媒體約談,我于是拋開“什么都是”的藝術創(chuàng)作,將之當成“真人真事”,從某個角度具體寫了個人看法。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3 一只雞,一頭牛
- 04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5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6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7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新資本論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3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4 一只雞,一頭牛
- 05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6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7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打造藝術的“消費體驗”環(huán)境
本周熱門資訊
瀏覽更多- 01 肖江:在山里徒步,在午后出神
- 02 墨齋新展 井上有一與李華生的心畫
- 03 沈遠“垂釣”,一份2019-2022的備忘錄
- 04 14位提名藝術家攜作品亮相第四屆JINGART藝覽北京,展示新銳藝術力量的先鋒實踐
- 05 近二千件佳作重器亮相永樂2025春拍,就連Labubu也來了?!
- 06 藝術家傅天天最新個展“鐵屋子”,一次關于現(xiàn)代人精神狀態(tài)的深度凝視
- 07 戴陳連“母親三部曲”系列第二部 演繹《給媽媽的二十首詩》
- 08 畫什么都是一樣的,星空間呈現(xiàn)張暉近作
- 09 郵票中的世界名畫之未寄出的光與信:梵高、莫奈與印象派大師的紙上交響主題展正式啟幕
- 10 技術與生活的關系 | AI生成式技術應用課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