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天帥 全部共 30 篇
現職主場新聞藝術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學士,跨文化研究碩士。前《信報》文化版記者。2012年與友人創辦藝評團體「藝托邦」,主張以藝術作為人類活得更有利于世界的方法。文章見于香港《主場新聞》、《蘋果日報》、《信報》、《經濟日報》、《大公報》、《號外》、《藝術芭莎》、《三角志》、《ART PLUS》;中國《藝術新聞/中文版》、《藝術財經》、《周末畫報》、《典藏.讀天下》;臺灣《典藏投資》、《今藝術》、《藝外》等。開會時喜歡畫花貓大笨象。
-
Dear Esther,感謝你剝奪我的自由
2017年9月28日 專欄
藝術追求“自由”,強調“自由”,“藝術要有自由”已經成為一種口號。然而很少人想什么是自由。比如我常讀到有藝評人、藝術家、策展人寫文章道“某某作品邀請觀眾自由發揮想像力”、“某某作品容許觀眾有解讀的自由”。這些句子通常用來贊譽抽象或意念模糊的作品。你畫了一條狗,但它不太像狗,它可能是貓,可能是熊,也可能是北韓洲際導彈。
-
“雨屋”如雨下不只是版權問題
2017年8月16日 專欄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na. 上月一篇The Art Newspaper報道有此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句。
-
藝術家有權遠離政治嗎?
2017年5月23日 專欄
“我不反對政治藝術,因為藝術應該百花齊放;但因為藝術是百花齊放,所以請尊重我遠離政治的權利。”最近跟一個朋友聊天時談到這句話,令我想了許多。該怎樣理解這話的含義呢?
-
你以為自己真的“看”過藝術?
2017年5月23日 專欄
某年在灣仔Art One看區凱琳的三聯畫?紙與磚?。記得里面有方框,有山,有動物,好像還有些用鉛筆和原子筆畫的小人。總之我記得作品給我的感覺有些少女,有些混沌,但有些整理狂,因此也好像有些崩緊。我在畫前出神,直至區凱琳走來問:“你怎么看這么久?”看表,我看了半個小時。
-
牛群的參與式藝術與民主
2016年12月7日 專欄
很久以前有只牛,叫某野水牛。有天,它看見四頭勞累的大牛面如土色,腳步虛浮,嘀咕說加班、加班、又加班!走在四牛面前的是個農夫,他正用麻繩將牛綁到樹干上。某野水牛只覺奇怪:“繩子這么細,如何綁得牛住?”
-
Rothko可以介入社會嗎?
2016年12月7日 專欄
2013 年,我在臺北藝博(Art Taipei)主持過一場歐寧與姚瑞中的對談。席間少不免老掉牙地談到社會介入式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SEA)的美學標準。
-
容海恩與藝術
2016年10月18日 專欄
陳志云在商臺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問候任立法會議員容海恩,何以在選舉論壇上總是答非所問,容海恩說:“好多前輩教我‘你不要直接回答他們’。”她的答案令香港人嘩然,原來建制派世代相傳,還有這一套玩法。
-
光州雙年展代表團與藝發局民主
2016年8月23日 專欄
最近香港藝術發展局做了件好事(最少目前我仍這樣認為)。
-
負藝術界——不可以開口講的藝術界潛玩法
2016年7月19日 專欄
一坨顏料與畫布只是一坨顏料與畫布,值三十元,但如果把它們混合并繪成圖畫,那圖畫可以值三十萬。
-
再談SEA:民間記者是解決問題的靈藥嗎?
2016年6月24日 專欄
上回文章刊出后,有人說我貶低記者,又有人說我貶低SEA。我只能說如果文章給人觀感是貶低了任何一方,那是我文筆不好,要面壁檢討。姑且讓我借這篇文章起首,再精簡地說一次我的推論:SEA涉及廣義上的政治,政治離不開做show。如何做好政治show,就是SEA須要考慮的地方。做好政治show,就有政治力量;有了政治力量,就能解決社會問題。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3 一只雞,一頭牛
- 04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5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6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7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新資本論
- 01 世界靠邊站!雕塑要給自己留出一席之地
- 02 酒中探花 展覽手記
- 03 十億買畫能不能成就一個國際美術館?
- 04 一只雞,一頭牛
- 05 重心遷移:香港巴塞爾重訂日程表
- 06 向京談布爾喬亞: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就不虛此生
- 07 先別急著叫好,沒有小而美的藝博會這回事
- 08 S.A.S
- 09 王廣義早期作品的流標是對集郵式收藏的告別
- 10 打造藝術的“消費體驗”環境
本周熱門資訊
瀏覽更多- 01 肖江:在山里徒步,在午后出神
- 02 墨齋新展 井上有一與李華生的心畫
- 03 沈遠“垂釣”,一份2019-2022的備忘錄
- 04 14位提名藝術家攜作品亮相第四屆JINGART藝覽北京,展示新銳藝術力量的先鋒實踐
- 05 近二千件佳作重器亮相永樂2025春拍,就連Labubu也來了?!
- 06 藝術家傅天天最新個展“鐵屋子”,一次關于現代人精神狀態的深度凝視
- 07 戴陳連“母親三部曲”系列第二部 演繹《給媽媽的二十首詩》
- 08 畫什么都是一樣的,星空間呈現張暉近作
- 09 郵票中的世界名畫之未寄出的光與信:梵高、莫奈與印象派大師的紙上交響主題展正式啟幕
- 10 技術與生活的關系 | AI生成式技術應用課程展